農業新知
固態堆肥製造技術之演變及訣竅

  文 .圖/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蔡永?

前言

堆肥製造是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術,農業時代已累積相當多的操作知識,到工業時代則發展成企業化的量產技術。尤其是畜牧業的堆肥處理,製作技術由簡易而複雜,時間由數月縮短成數星期。如依技術之演變及醱酵時間長短,可歸納成三種,第一是傳統式,第二是機械式,第三是生物培養式,其技術差異及演變,分別敘述如下:

傳統式

以厭氣分解或自然通氣的好氣分解為主,製造方法因地域、材料及氣候條件而略有差異。一般而言,有機資材均以層狀堆積,先舖設碳源材料於底層,再於上面舖放氮源材料,彼此交互堆積,至高度約150公分為止,每層厚度約15~30公分,最上層覆蓋泥土或布袋,防止蒼蠅滋生,及水分、養分、氣味揮發。為促進自然通風循環,堆肥底層有時會放置竹子或玉米桿,或者每隔45~60天進行一次翻堆。傳統式的特點,是分解慢、溫度低、有臭氣味,製作時間約6~8個月。

機械式

以好氣分解為主,利用粉碎機、攪拌機、翻堆機、送風機、醱酵機等機械,依製造規模及需求,各自組合。組合方式,可分為翻堆式、送風式及混合式等三種型式。三種製造方式的原理,大致相同,先將材料切細或粉碎,增加醱酵的作用面積,其次是供應穩定的空氣及水分量,促進醱酵的作用速率,縮短製造時間,最後是產品的乾燥及包裝。翻堆式以攪拌或翻堆為主,約1~3天進行乙次,2~3星期即可腐熟完成。送風式以鼓風機通風為主,不需要格外的攪拌或翻堆,通風管的設計要達到風量充足及均勻分配原則,為了要達到通氣要求,堆肥內部需要有通氣結構或物質。混合式兼顧攪拌翻堆及送風功能,效率更高,工作量更大,可組合成長條式、直立式或旋轉式等,每日處理量可高達數10公噸以上。

生物培養式

以培養特定好氣微生物或生物為主,促成好氣性分解。有效微生物的培養,因菌種不同,培養方式有差異,例如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需先以菌源(1%)加糖蜜(4%)及水(95%)混合後靜置增殖5~7天,接著將增殖液(1%)再加糖蜜(1%)及水(98%)再增殖一次,即可大量使用;纖維分解菌(Trichoderma harzianum),需先將菌種接種於固態基質,例如切細的稻桿及氮源混合物中,調整含水量50%,增殖1~2星期後使用。增殖後的菌源,通常以0.5~1%的用量均勻加入堆肥資材中,資材以層狀式或混合狀堆積,堆積後1~2天溫度應上升至50~700C,每1~2星期翻堆一次,3~6星期後堆肥即可腐熟。另一種特殊培養的生物是蚯蚓,蚯蚓的種類很多,食物習性及耐熱性有明顯差異,平均飼養密度每立方公尺可達3萬隻,每天的食量約相當於體重量,飼養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翻堆及通氣,先將蚯蚓置入含有機資材的容器中,於陰涼潮濕的環境下增殖,俟有機資材全部消化後,形成蚓糞堆肥(vermicompost),再將堆肥與蚯蚓分離,堆肥可立即施用於田間,而蚯蚓則可轉賣或移至其他培養容器中,再循環利用。由於蚯蚓的生長適溫約為20~300C,溫度過低或過高,會引起冬眠或夏眠現象,甚至死亡,因此飼養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產生高溫,並經常使用灑水系統,或採用較小較淺的容器,以達散熱效果。

操作訣竅

除了蚓糞堆肥外,堆肥製造的一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將有機資材降解,最後形成性質穩定的有機腐植質。因此,堆肥的製造技術,首重微生物族群的培養,及其生活環境的調控。

通常,堆肥上的白色菌絲是一個綜合指標,代表高溫快速分解,由菌絲的發生位置,可以判斷堆肥內部環境的好壞,若菌絲僅發生於表層,則顯示堆肥內部環境不佳,無法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須要採用改善措施,例如翻堆通氣、控制水分或添加氮素材料等等。

溫度的變化也是一種綜合指標。有機資材經堆積後,1~2天內溫度必須達到500C~700C,若無法達到這個溫度,操作就是有問題,必須立即加以調整,直至堆肥內部各點均達高溫為止,但需注意溫度不得超過800C,否則微生物將會大量死亡,甚至有引起火災的危險,此時應加強翻堆,降低熱量。因此,準備1支長1公尺以上的溫度計,隨時監控,是必要的措施。

另一項重要的指標是水分含量,含水量的多寡亦影響通氣量,並影響微生物增殖速率,最適當的水分含量約50%,以手觸摸材料,有潮溼的感覺,但未達溼潤狀態,用力擠壓材料,水分不會從指縫間流出。水分太多,有機資材分解緩慢,且會有異味產生,可以添加乾細的資材,或者將材料攤開地面數日,俟含水量降低後再行堆積,堆積後的材料須加以覆蓋,防止水分經由表面蒸散。

另外,其他重要的指標,例如腐熟後體積應減少1/3~1/2,顏色呈棕褐色,質地疏鬆,不結塊,聞起來有泥土芳香的氣息,酸鹼度大致趨於中性或偏微鹼性等等。

製作過程能依各項指標進行操作調整,則堆肥能快速腐熟,且品質良好。


▲白色菌絲位置代表高溫醱酵層

▲以溫度計偵測堆肥內部醱酵情形
 

▲加強翻堆改善通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