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官鄉「獨臂蔥農」蔣龍復先生經營青蔥供貨業務 卓然有成!

  文.圖/農達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將這句話印證在梓官鄉供應青蔥的蔣龍復農友身上,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因為他十四歲斷了左手,但是憑著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毅力,利用一隻手綁蔥,綁得又牢固又美觀,他並可憑視覺,精準判斷一把蔥的重量;除此之外,他還可單手開「手排」,連交通警察也禮遇三分,其樂觀開朗的個性頗得人緣,地方民眾都稱他「蔥仔復」。

  蔣龍復農友從小出生於梓官鄉梓信村,在家排行老么,在他三歲時父親過世,於是他十四歲國小畢業就到工廠打工幫助家計,但工作不到一個月竟發生意外,整隻手臂不小心被機械輾斷。

  當意外發生時整座工廠沒有一部車子,蔣龍復被同事以床單包起來在廠內躺了一段時間,幸好有一部貨車經過,緊急將他送往岡山醫治,才救回了一條命,但是卻喪失一隻左手。蔣復龍說,從他失去左手至今除休養期間覺得傷口會疼痛,卻不曾怨天尤人,他認為自己能幸運生存下來,當更珍惜生命,為社會、國家奉獻心力。

  斷手後蔣龍復曾度過一段艱澀的時光,十八歲開始在田地裡栽植青蔥,無論耕作、收成、整理、送貨,全都獨立完成;雖然只有一隻手,卻能慢慢練就一身獨臂功夫,特別是單手綁蔥技巧,就是在這時打下的基礎。

  廿歲那年,蔣龍復嘗試到梓官鄉內一處青蔥集貨場幫忙,老闆王日晴見他獨臂,心裡懷疑他的工作能力,便想試驗他的能耐,當場告訴他「只要綁好一把蔥,就給現金五元」,結果蔣龍復一口氣綁了十把,令業者佩服得五體投地,馬上就錄用他工作;五年後蔣龍復將集貨場的大小事項學習上手,開始獨立經營青蔥運銷(中盤商),就此展開了他的青蔥買賣生意。

  蔣龍復事業成功轉掠點在他三十八歲,當年梓官鄉農會開始承攬國軍副食業務,需要一名青蔥供應商,但鄉內的青蔥盤商擔心虧本,意願都不高,農會方面便聯絡蔣龍復,希望他能接下青蔥供貨業務,他很樂意地承擔下來,可是沒想到才接下此項業務,卻一連虧損了三個多月,當時青蔥市價每台斤四十元,他供給國軍的價位每台斤只有十多元,但蔣龍復並未退縮、堅守信用持續供貨,不但順利撐過該段蔥價低迷期,還贏得梓官鄉農會信賴,隻方合作至今十分愉快。

  據梓官鄉農會指出,蔣龍復不但有信用,而且相當勤快,全年幾乎無休,每天至少到集貨場三趟,每逢緊急調度貨源時,蔣龍復從不嫌麻煩,即使是一把蔥,也也會親自送上;有次碰上颱風,蔣龍復一個人開車到中部,當天趕回集貨場補滿需求,他如此地腳踏實地,堅守誠信,無怪乎獲得農會的稱讚。

   蔣龍復面帶微笑表示,他年輕時自己下田採收青蔥,每天清晨騎腳踏車到岡山市場交易,剛開始因為單手不好操控,時常在路上摔倒,因為天色尚暗,路上沒有人,他必須自立自強,靠著他過人的毅力,終於能順利騎著單車完成工作。

   蔣龍復的誠信及勤奮使他的青蔥供貨業務蒸蒸日上,他每天要載的貨逐漸增多,於是轉換機車,接著是機車改裝的三輪車,都難不倒他,而其所承載的青蔥由腳踏車時期每天幾十台斤,到後來增加至數百台斤。

  他進一步指出,經營事業是要先得到對方信任,雙方談妥後未收割前,他就先付一半訂金,收割後立刻結清,這與其他盤商一定要全數收割完作物才付清方式不同,因此很快就取得蔥農的信任,俗語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一久,大家都信得過他,漸漸也將他當成盤商看待,貨全交出後才收款。

  青蔥供應數量成長,影響蔣復龍駕車種類的改變,最後因供貨量增加,仍需使用載貨量較大的小貨車做為運銷工具;蔣復龍指出,早期受僱在集貨場工作時常利用老闆不在,憑著以往觀看老闆開車的舉動,自己趁機練習「手排」小貨車,慢慢熟悉車況,等到獨立經營事業時,也已完全學會開手排車。

  蔣龍復單手開「手排」車的技術和單手綁蔥一樣,都令人讚嘆,尤其是從他學會開車起一直都無駕照,但因南來北往常走高速公路,所以才到監理站考駕照,由於他的技術熟練,路考駕照一次就過關拿到;廿二年無照期間曾多次遭遇交通警察,但警方見蔣龍復獨臂四處為生活打拼,也特別通融,法外開恩。

  廿多年來,蔣龍復也曾在生活、事業上遇到挫折,但他甘之如飴,始終不為環境屈服,也從來不為只有一隻手而自卑、退縮,他靠著自己的認真學習自立自強。

  他經歷了卅六年的獨臂生活時光,今年五十歲的蔣龍復從當初一位受人聘僱的集貨場小員工,克服身體上的缺憾,奮鬥不懈,終於成為十幾個員工的老闆,他依舊每天工作,為妻子及三名子女打拼,他是梓官鄉有名的「獨臂蔥王」,他相信生命總會找到出口,「一個人的潛能很大,只要願意,什麼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獨臂蔥農蔣龍復先生利用單手綁蔥綁得又牢固又美觀

▲蔣龍復農友以單手駕駛手排小貨車載運青蔥完全不輸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