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專欄
電腦泡水怎麼辦?寶貝愛機有「撇步」

  文:小陳

颱風來襲僅管防範得宜並未造成重大災情,卻也傳出部分低漥地區發生積水現象,如果家中或公司電腦不幸成為「泡湯」一族,可千萬別急著開機,先把主機拆開、清潔、晾乾後再開機檢查資料狀況,搶救回來的機會其實很高。

  颱風來襲,若PC電腦主機在開機狀態下泡水,會引起線路短路,大概就只有報銷一途,只能整台換新了。但是如果在關機狀態下泡水,因為目前電腦零組件均採模組化設計,使用者可以自行修復;一般來說,浸水不嚴重者,越早處理,修復的機率就越大。

  PC電腦主機泡水,不管程度輕重,都得先做清理後再作一步檢測。首先,先將外殼拆掉,拔掉電源供應器之後,卸下所有零組件,包括介面卡、主機板、處理器、記憶體、排線,以及光碟、硬碟等配備,將覆蓋在上面的泥沙清除。使用者可以用乾布或沾點酒精擦拭,基本上許多電腦零組件是不怕水的,若泥沙太多,也可先用清水沖洗,之後使用乾布擦拭、陰乾後,擺在通風處晾乾,就可完成清理工作。

  要注意的是,最好別為了省時,直接用吹風機吹乾水漬,因為吹風機的靜電很可能會造成資訊產品損壞。另外,清潔電腦一定要有耐心,例如光碟機這種有外殼的配備,因為看不到內部,最好是多等一會,等裡頭全乾了再組裝回去,否則若只是等外表乾燥後就冒然插電,絕大多數都會發生短路故障,嚴重者還可以釀成電線走火等災害。

  除了電腦主機外,內部零件較複雜的周邊產品如掃描器、印表機、液晶螢幕等,或是一般人較不會拆裝的筆記型電腦,為避免因不諳零件特性導致組裝問題,最好還是請原廠處理。在送廠之前,使用者也可以先簡單拆裝,清理內部零件的泥沙、水漬,並以乾布清理、陰乾後再組裝送修,修復的機率會提高。

※電腦泡水?別慌
.別開機 拆裝清乾再送修
.搶救資料大作戰
.送修無門?廠商維修有熱線
.小心泡水貨借屍還魂

電腦泡水怎麼辦?
(1)搶救資料大作戰
  民眾最關心的電腦泡水問題,除了維修之外,大概就是資料救援了。目前最普遍的資料儲存媒介,應該是磁片、光碟及電腦硬碟,其實只要依照正確步驟盡快蔭乾,大概都可以讀取資料,除非電腦硬碟的內部碟片滲入污水,那可就回天乏術了。

  想拯救磁片裡的資料,必須搶在泡水的磁片還未發霉前,直接將磁片部分從磁片殼上拆解下來,並立刻擦乾水分,切忌使用表面粗糙的布或紙,更忌諱用力擦拭表面,因為這些動作都會造成磁片表面的磁粉脫落,損害內存資料。之後再把磁片裝入乾燥的磁片殼裡,就可順利讀取。

  如果光碟片泡水,處理方式就更簡單,因為光碟片多不怕水,而且表面光滑容易清理,只要將光碟面直接拿到水龍頭下沖水,再用柔軟的布輕輕拭乾表面水漬即可。要注意的是,資料讀出後,千萬記得移到其他儲存媒體上存放,畢竟泡過水後的磁片及光碟,品質已大不如前。

  無論是桌上型或是筆記型電腦的硬碟,基本上最重要的碟片部分是密封的,因此只要清理表面並等待蔭乾後,使用硬碟轉接盒就可以利用其他電腦主機讀出資料並備份,但是泡水時,如果污水從硬碟馬達的縫隙中滲入,硬碟可就回天乏術,裡頭的資料再也救不回來了。

電腦泡水怎麼辦?
(2)送修無門?廠商維修有熱線
  目前資訊產品的保固期間約1到3年不等,保固期內若非人為損壞,許多業者會提供免費零件維修及更換,但是因風災導致的意外屬於人為損壞,得酌收維修與零件費用。如果是有維修能力的消費者,不妨多利用廠商諮詢專線,再自行購買零組件安裝,可省下維修費用。

  風災過後,許多人的資訊產品都有摔機、泡水等意外災害,由於風災發生的損害屬於人為因素,無論是否在保固期內,維修及更換零組件的費用大概跑不了。對消費者而言,只希望儘早修復繼續工作,對資訊廠商而言,更是大賺維修錢的好機會,由於更換零組件的毛利甚高,因此資訊門市都很樂意承攬維修工作,消費者不怕送修無門。

  如果是有維修能力的消費者不妨利用廠商提供的諮詢專線,只要打聽產品維修的know-how,再自行購買零組件安裝,可省下維修費用。例如HP惠普科技的服務熱線,特別增加了平日夜間及週六整日的服務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8:30至晚上9:00都有專人提供諮詢,消費者除了在上班時間外,也可以在下班或週末得到即時諮詢。

電腦泡水怎麼辦?
(3)小心泡水貨借屍還魂
  過去颱風過後,市場上總是會傳出泡水貨「借屍還魂」的消息。消費者最好養成「火眼金睛」,從包裝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產品序號來辨識,並少買較便宜的裸裝零組件,都能減少買到泡水貨的危險。

  資訊商品多數會有紙盒包裝,辨識泡水貨的最好方法,就是從包裝紙盒的狀況來辨識,像是紙盒表面有褪色、浮起等泡過水的痕跡,或是包裝電子產品的防靜電塑膠袋內側有霧狀結露,這些現象通常是受過水害的痕跡,遇到這類產品,消費者還是敬而遠之。

  此外,不肖業者還可能將泡水商品重新改用新紙盒包裝,消費者辨識的破解之道,就是新產品多數都有完整說明書、保固卡與產品序號,其中產品序號還會另外貼在包裝盒上,只要拆盒兩相對照,就可以辨識包裝是否掉包。

  麻煩的是,電腦產品有很多裸裝(沒有包裝)的零組件,如處理器、介面卡等,這些產品通常售價較便宜,因此也有一定市場,通常是「不怕死」的行家最愛。由於這種產品的品質辨識較困難,因此若非必要,消費者最好還是選購標示清楚的盒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