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明日之星─內門區「內豐社區」
紫竹寺「宋江陣」表演、全國唯一火鶴觀光花園—「真美觀光花園」
■ 遠近馳名的「宋江陣」表演重鎮南海紫竹寺就位於 「內豐社區」。 |
■「內豐社區」有座全國唯一的火鶴觀光花園 —「真美觀光花園」。 |
(高雄訊以宋江陣、總舖師聞名全台的高雄市內門區,現在又多了「內豐社區」這個明日之星。內豐社區聽來陌生,但遠近馳名的「宋江陣」表演重鎮南海紫竹寺,以及全國唯一的火鶴觀光花園—「真美觀光花園」就座落於此。
內豐社區為典型的農村聚落,多數居民以農耕維生,因當地土壤較貧瘠且缺乏水源,農作收入有限,許多農地不是休耕就是轉種其他作物,由於內門的氣候及土質適合火鶴花的生長,近年來部分農民引進火鶴花產業,在產量及品質均屬上乘,而逐漸打響內門火鶴的名號。
內豐社區在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明政的帶領下,這幾年積極投入農村改造運動。林明政提到當初的構想有兩部分:第一,鼓勵居民積極投入具有高經濟價值的特色產業,如火鶴花、龍眼、鳳梨等,輔導加工為特色產品。其次,藉由產業活化活動,融合社區傳統「宋江藝陣」及「辦桌總舖師」展現社區特色,吸引外地遊客,增加收益並促進地方繁榮。
林明政進一步針對內豐地區的物產提出產業創新計劃,如當地盛產的萬能薯,就研發出萬能薯醋、土雞料理及驅蚊液等商品;輔導居民將龍眼加工製成龍鳳酥與龍眼乾;麻竹筍製成筍乾販售;花生製作成花生糖,並創新包裝設計,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
內門地區火鶴過去以外銷日本為主,因311地震後訂單減少,林明政便協商當地花農李基來開放火鶴花園,成為全國唯一的火鶴觀光花園,目前李基來的「真美觀光花園」內共有36種不同品種的火鶴花,開放遊客現場體驗火鶴胸花DIY、火鶴花盆花種植等花藝活動。
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口袋公園,位於內門區台三線路旁的「內豐藝陣公園」,除了綠美化環境外,更融入當地特色,呈現宋江陣文化意象。藝陣公園的草皮與花園,以宋江陣的兵器造型為主,小公園則以八卦圖型呈現。
當初興建藝陣公園時,30多位志工不分晴雨,每天清晨5、6點就來上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完成植栽綠美化與地磚鋪設、手工桌椅等公共設施,而實踐大學內門校區的學生們更是熱情,利用深夜來塗鴉牆面,完成風格前衛的陣頭圖案壁畫。現在志工們仍維持每週日早上6點,就到社區內口袋公園維護環境的習慣,未來希將內豐社區打造成一個優質的低碳社區,共同推廣綠生活,讓生活環境更環保與節能。
內豐社區必遊景點 |
|
南海紫竹寺 |
交通資訊: |
真美觀光 花園 |
地址:高雄市內豐區內豐里頂厝16號 |
鳳梨加工品應用DIY-果香茶包製作
■ 取新鮮鳳梨(圖1)對切,除去不可食用部分。 |
■ 將總量2/3的茶葉、全量的鳳梨果乾(圖2)、砂糖及檸檬酸依序置入果汁機中進行破碎,已完成破碎之材料倒入炒鍋備用。 |
(本刊訊)良好的芳香物質可散發令人愉快的香氣,尤其將其應用於飲食之中,組合為兼具芳香又可口的食物,更有增添愉悅嗅覺與味覺的功能。園藝作物中充滿了可散發草香、花香及果香的產品,且可添加於飲食中增加食物的風味,如香草植物、香花植物及水果。大部分水果都具有其獨特的果香味,例如柑桔最廣為人知者即檸檬香味,不僅可供食用也可廣泛應用於各項日常用品中;草莓香氣是另一廣受喜愛的果香,在各式飲品、餅乾及零食中也常被添加。然若要論及天然果物及具有果香加工產品的實際應用,熱帶水果濃郁而帶甜味感的香氣特性,是特別值得吾人普墨探討的作物之一。
許多販售水果茶飲品的業者,也喜歡選用熱帶水果的香味,例如百香果、芒果及鳳梨等,而這些熱帶水果的加工產品,確實也使調製出來的食物散發著迷人的香氣。為推廣鳳梨加工產品之應用,本文將簡單介紹鳳梨果香茶包之製作流程。
一、鳳梨果實嗅、味俱佳
有關鳳梨可釋放果香之描述,很早就出現於文人之筆,早在1720年 《臺灣縣誌》即曾記載:「黃梨盛以瓷盤,其香滿室,清芬襲人」,到了1848年,陸應榖刊行了吳其濬所著的《植物名實圖考》,其中也指出:「…波羅,生山野間,實如蘿蔔,上生葉一蔟,尖長深齒,味色香具全」;到了1894年,先賢屠繼善也在《恆春縣誌中》載明:「鳳梨生時,置之几案,頗有清香」。西方也有學者認為鳳梨是果實完熟時最香的水果種類之一,這些果香成分包括有酯類、醇類、醛類及酮類等,以最適當的配比組合成令人喜愛之香氣。除了嗅覺可辨的香氣之外,食用時的風味也是鳳梨廣受喜愛的原因之一,早在1969年出版的《嶺南雜記》中,即曾描述鳳梨為:「果熟金黃色,皮堅如魚鱗狀,去皮食肉,香甜無渣,六月。」;1696年刊行的《臺灣府志》卷七果之屬中也提到「果生叢心中,皮似波羅蜜而色黃,味酸甘。」,包括近期的《臺灣通史》,也描述為「實生叢心,皮有鱗甲。棄皮食,味甘微酸。」等,可見,早期東方學者對鳳梨果肉的食味敘述多以「香甜帶酸味」來形容。進一步以中醫藥學的描述而言,多為:鳳梨性平味甘微酸,食後生津止渴,助消化。食療本草學中更記載,鳳梨主治胃陰不足,口乾煩渴、消化不良,少食腹瀉。胃寒、寒咳或虛咳者,不宜生食或生飲鳳梨汁,宜煎煮後再食用。可見香甜可口的鳳梨不但適合鮮食應用,製成果乾後也可提供不適食用生食鳳梨者更多樣化的選擇。
二、茶包用之茶葉的選用與特色
本文中DIY茶包所採用的茶葉,以不發酵茶類之綠茶及部分發酵茶類之烏龍茶為主,二者製作成品後沖泡出的茶湯顏色不同。由於綠茶的製程不經發酵,可保留較多的兒茶素與葉綠素,故茶湯色澤較綠;而烏龍茶因發酵程度在10
∼70%之間,故茶湯顏色稍微轉深,介於金黃色至琥珀色。全發酵茶類的紅茶較適合用於新鮮水果茶的烹茗之用,且成品茶湯色澤較偏深紅色係,但若未使用新鮮果肉而僅使用加工後的鳳梨干,則不易與茶味餘韻渾厚的紅茶相融合,反而品嘗不出鳳梨果香的特色與風味。至於後發酵茶如普洱茶等,因沖泡後茶湯本身滋味更為甘醇並有獨特陳香,故迄未嘗試進行茶包之製作。
由於兒茶素是茶中苦澀味道的來源,因此,綠茶茶葉與鳳梨加工品融合後,泡出的茶湯餘味較澀,故需在製程中調入較多甜味及酸味,以調整茶湯的風味,因而使成品的口感偏向濃郁。至於烏龍茶則因茶葉本身沖泡後,其茶色已帶琥珀般的柔和色澤,與鳳梨果乾的黃色系不相衝突,且二者風味可完整融合。由於不必另外加入多量調味物質,茶湯風味帶有淡淡的酸甜風味,頗為清香順口。
三、果香茶包的製作
(一)鳳梨加工品之製備
1. 取新鮮鳳梨(圖1)對切,除去不可食用部分。
2. 切片及整形。最後欲製成果乾者宜切成小丁,要做成鳳梨片者則不限外形。
3. 殺菁。水煮開後將果丁或果片放入,續煮約5分鐘。撈起後直接置入糖液中待涼冷藏。
4. 冷藏糖漬。約可分4∼5天進行。初期糖漬。一般盛產期的鳳梨果肉原糖度約在2˚Brix左右,殺菁後會稍降,故第一天的糖漬液濃度約在20%左右即可(即1公升的開水中加入200公克的砂糖),一開始的濃度不要調太高,以免果肉皺縮。第2天將含糖量提高到約30∼35%,第3天將含糖量提高到約40∼50%,第4天將含糖量提高到約60∼65%左右即完成糖漬。此成品為糖漬鳳梨,可冷藏保存。
5. 乾燥。要做成果乾的小丁,以烘箱調溫至55∼65℃烘至乾燥即可,烘乾過程須反覆翻面,以提高乾燥的均勻度。
(二)果香茶包製作流程
1. 材料準備:茶葉、鳳梨果乾、砂糖及食用級檸檬酸
(1)果香綠葉: 綠茶:果乾:砂糖之重量比為1:1:2,檸檬酸用量為茶葉0.01份的重量。
(2)果香烏龍:烏龍茶:果乾:砂糖之重量比為1:1:1,檸檬酸用量為茶葉0.005份的重量。
2. 器具準備:果汁機或均質機、炒鍋、不鋼鍋、不織布茶包袋及封口機。
3. 材料破碎及混合:將總量2/3的茶葉、全量的鳳梨果乾(圖2)、砂糖及檸檬酸依序置入果汁機中進行破碎,已完成破碎之材料倒入炒鍋備用。
4. 培炒:為提升各材料味道之融合及增加焦糖香味,需將破碎混合後之材料以文火翻炒至香味散發出來。之後再加入1/3另行破碎的茶葉拌勻,以保留較多茶香(圖3)。
5. 包裝及密封:果香綠茶以每包2茶匙,果香烏龍以每包1茶匙,網入不織布茶包袋中,如茶包袋為翻折式者,則摺疊封住開口後即完成。若為開口式茶包袋,則需以封口機密封。所製成之茶包以150㏄
熱開水沖泡後,即為香甜可口的鳳梨果香茶(圖4)。
■ (圖3)為提升各材料味道之融合及增加焦糖香味,需將破碎混合後之材料以文火翻炒至香味散發出來。 |
■ 所製成之茶包以150㏄ 熱開水沖泡後,即為香甜可口的鳳梨果香茶(圖4)。 |
(本文節錄自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網站)
■ 永安濕地擁有高屏地區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區。
|
■ 許多喜愛賞鳥的人士,可以在這裡看到珍貴的鳥類。
|
(高雄訊) 隨著綠色時代的來臨,許多先進城市都為打造優質生活圈努力。近年來,高雄市政府也不斷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品質,從增建公園、公共空間綠美化、各式降低能源污染的綠色建築等,在在展現出大高雄邁向美麗生態城市的決心!
為了保留兼具歷史與生態的永安濕地,高市府以低度開發、不過度破壞生態的方式,規劃兩期「永安濕地整建工程」,並於2012年2月完成第一期工程,讓喜愛親近大自然的市民朋友們可以盡情的觀賞自然環境之美。
位於永安區西北濱海一帶的永安濕地,曾是「烏樹林鹽場」的一部份,在台灣鹽業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機械採鹽逐漸取代人工日照曬鹽之後,鹽場亦隨之沒落荒廢。
1985年間,台鹽公司將鹽場售予台電公司,並規劃闢建灰塘貯存興達發電廠飛灰,後因鹽民補償問題遲遲無法使用,就此閒置了20多年,卻也意外促使這片面積廣達一百三十三公頃的低窪濕地逐漸恢復自然景觀,成為紅樹林與豐富的鳥類棲息地。完整的濕地生態與許多保育類鳥類出現,永安濕地於1999年被國際鳥盟列為重要野鳥棲地,2007年更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濕地。
此外,永安濕地附近仍保有日治時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經過修整後的外觀完整呈現巴洛克式建築的精緻細膩,展現鹽業歷史發展的興衰。目前內部尚無駐點管理人員,機關或團體可用預約方式進入辦公室內參觀,在後續的整建規劃中,市府也計畫把「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納入永安濕地營造的第二期工程,讓古蹟建築和生態之美相互輝映,加乘出獨特的溼地景觀。
在長期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永安濕地擁有高屏地區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區,也因為範圍廣大,潮間帶生物種類繁多,間接吸引鳥類前來覓食,許多喜愛賞鳥的人士,可以在這裡看到珍貴的鳥類。根據高雄市野鳥學會的觀察,這裡可以看到高達110種的野鳥。
為了讓永安濕地所保存下來的珍貴生態讓更多人知道,並且透過規劃路線與解說教育設施,使民眾在不打擾濕地生態的情況下前來走訪了解,市府與台電合作,著手整建永安濕地公園。
第一期工程完工後,原本荒廢的新港國小鹽田分校校舍搖身一變,成為重要的「濕地生態教育中心」,期望透過濕地生態解說,讓民眾深入了解濕地對環境的重要性,進而促進民眾參與維護與經營,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除了提升民眾對於生態保育的知識外,在永安濕地外的永達路、鹽保路路側,也設置了生態藝術走廊及賞鳥屋、賞鳥站,提供市民完整的賞鳥設備,讓民眾可以近距離地接觸濕地中的嬌客。
如今,這些兼顧生態教育及觀光遊憩功能的硬體設備已正式與市民朋友見面,未來的第二期工程將增加濕地內教育解說設施、開發無尾溝南端設施碼頭,並與興達港情人碼頭串聯成藍色公路,連接茄定濕地成為濕地廊道,讓高雄濱海地區形成一處完整的生態保育區,向生態大城躍進!
農業產物的黑鑽石─竹炭
(本刊報導)台灣早期的竹產業很發達,在極盛時期,於南投縣竹山鎮內,設有竹業加工的工業區,但隨著塑膠製品的普及,並受到大陸與東南亞的低價競爭之下,呈現快速地萎縮,竹林幾乎呈現荒廢的狀態,為了提高竹材的附加價值,讓竹產業永續發展經營,必須進行研究開發,因此,行政院農委會與工研院合作,將生長適齡的竹材砍伐後,利用高科技的生產技術,加工處理精煉製成優質的「竹炭」,成為可具有調濕、除臭、遠紅外線、阻隔電磁波等效果的民生用品,且發展出相關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洗髮乳、沐浴乳、過濾材料、除臭劑等產品,希望藉此振興沒落的竹產業,替代進口的竹產品,讓竹業走進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