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部落─與世無爭的人間仙境!
桃源區寶山部落海拔1300公尺,遊客至此宛若身處仙 境,景致秀麗! |
(高雄訊) 寶山部落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地處海拔1300公尺,全年雲霧天高達180天以上,遊客至此宛若身處仙境,景致絕美。每逢週休或國定假日,當地的布農族人會舉辦「寶山部落假日市集」,讓遊客賞美景之餘,亦可品嚐原民風味餐、高山農特產品的美味。
造訪寶山部落,可沿台27線過六龜大橋往新發、寶來方向,順著山路往上行駛,每隔一小段路就能發現驚喜,站在半山腰向下望去往山下眺望,蜿蜒的溪流與錯落有致的田地形成一幅美麗的鄉村風情畫,山路旁偶然飄下的油桐花,猶如皚皚白雪飄落,浪漫非凡。
來到寶山,可不能錯過充滿芬多精的生態步道。目前寶山部落規劃了幾條生態步道供遊客參訪,並提供專人導覽服務,其中最著名的是「寶山野生茶步道」,走完全程來回約一個半小時。顧名思義,本區以種植野生茶為主,採有機栽培、不噴灑農藥,保有野生茶種的原生性,以吸引小綠葉蟬吸食葉面,產生獨特深沉的濃郁蜂蜜香,遊客沿著步道而行可沈浸在野生山茶散發的濃郁芳香中。
入「寶山」怎能空手而歸?寶山部落假日市集正是品味高山美食的絕佳去處。每逢國定假日或週休假期,部落居民會在寶山國小舉辦假日市集,現場約有20多個攤位,販售新鮮的高山蔬菜與水果、香氣四溢的現烤山豬肉,甘甜可口的南瓜餅以及充滿原住民風情的手工藝品等,熱情的布農族婦女還會來上一段原民歌舞,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一起同樂。
寶山部落擁有變化多端的山林美景,充滿芬多精的生態步道以及各式原住民美食,建議遊客不妨抽空來此住上幾晚,感受布農族朋友的熱情,體驗漫步在雲端的浪漫氛圍。
交通指南 |
國道10號→台27線→六龜大橋→邦腹溪橋→藤枝→寶山部落 導覽洽詢電話:0912-120-403(陳鳳嬌) |
高經濟價值的新興果樹─香波羅
■ 香波羅的果實外表帶有短刺毛,果圓形。 |
前言
香波羅與波羅蜜、榴槤蜜一樣均屬桑科(Moraceae)果樹,學名(Artocarpus odoratissimus Blanco),英名Marang(音似麻浪)。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呼,如在馬來西亞名為terap(達臘),菲律賓為loloi,印尼為keiran。原產地可能在婆羅洲一帶,目前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其鄰近國家有少量栽植。進入成年階段的香波羅,每年平均可採收180粒果實,單株產量甚高,且果實營養豐富,用途多變化,在當地多以原生果樹的模式在種植,較少商業化的生產與進行品種選育,據聞當地原生種的香波羅果型甚小(2倍體),而現在所栽植的果型已經過改良(4倍體)。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十餘年前自馬來西亞引進種子進行試種觀察,近幾年實生單株陸續開花結果,顯示在台灣熱帶地區栽植已能適應本地的氣候,並具有開花結果的能力,有發展少量多樣化或是庭園栽植的價值。
香波羅的樹形、葉片性狀與結果部位均與麵包樹甚為相似,除可供庭園用樹具遮蔭的價值以外,其成熟果帶有比榴槤蜜、波羅蜜氣味更為濃烈的特殊香味,想必能吸引愛好特殊氣味的消費大眾,但因果實貯運性不佳,因此原產國很少出口此類鮮果,台灣若能少量栽植想必能滿足喜愛此味的消費者。
香波羅的植株性狀
香波羅的耐寒性與其它熱帶果樹相比算是比較強的,全株帶有乳汁,樹皮灰褐色,表皮粗厚,皮目明顯,植株終年常綠,冬季不落葉,樹高常可達25m以上。葉互生,葉形甚大,卵形或倒卵形,長16~50cm,寬11~30cm(似麵包樹),幼年期葉片常有缺刻,於葉後半三裂,新枝常有4~10mm黃色到紅色的細毛,托葉呈苞狀,葉片展開後即枯萎。花單生,雄雌同株,雄花生於新枝葉腋,小花密集於花托上,形成棍棒狀,雄花常有1~2星期的壽命,而後乾枯萎黃,雌花序生於雄花序上端,較晚於雄花開放,台灣花期在3~4月。果實著生於枝條的頂端,近圓形或橢圓形,果重最大可達2.5公斤,成熟時為黃綠色,果皮外批密集1~2cm的軟刺,果長平均16cm,寬13cm,台灣的成熟期多在6~8月間,果肉甜,肉質柔軟滑嫩,可溶性固形物16~28。Brix;內含橢圓形的種子,紋理明顯,種子數量因授粉能力的不同變異性很大(20~100粒),種子約12mm×8mm。
栽培
香波羅的生長環境和波羅蜜有些相似,喜愛溫暖、日照充足的氣候,在菲律賓地區以在海拔800m以下,較為陰涼(有大樹遮蔽)的山區種植最多,並且喜愛肥沃的壤土及排水良好,降雨量平均的環境;行株距因成株較為高大,常需要8m以上的距離,通常在雨季時期定植,苗期可間作其它作物。每年採收過後即將結過果的老枝進行疏剪,新的種植者多會控制樹高使之不要超過3~5m,方便日後的管理與採收作業。病蟲害防治方面,除發現葉片有介殼蟲及果實會有螞蟻為害以外,其它種類病蟲少有為害,適合作無農藥的生產。
繁殖方法
目前仍以實生繁殖為主,但可用麵包樹做為砧木進行靠接繁殖,以繁殖優良單株。實生苗培育為將成熟果實採收後去除果肉,種子稍加清洗後立即播種,種子一經乾燥,發芽力即會降低,並且應避免將種子置入低溫環境中貯放,以免喪失發芽力。苗期需遮蔭,在培育1年後即可移出定植。
香波羅的利用與營養價值
未成熟(25~50%)階段的果實,當地大多做為蔬菜炒食或熬湯;完熟的果實則以鮮食為主,整果或切半販售,果實有很濃烈的香氣,並具有誘人的風味。除此之外,香波羅的種子和波羅蜜、榴槤蜜一樣,也是可以加以煮食或是烘烤過後來食用,並且營養價值豐富(如表2.),另外在菲律賓也常被製成為冰淇淋或是其他的點心。
採收後處理
香波羅果實因果皮與果肉均軟,貯架壽命常常只有短短2~3天,所以近成熟期需每日巡視果園。將成熟的果實,果肉會將果皮慢慢撐開,使得刺與刺的間距會變大,並稍為退綠。完熟後的果實會散發出香氣並自然掉落,但如此會造成果實的損傷,因此需提早採收,然後快速的運輸至消費地出售,才能確保果實的最佳賞味期。目前發現雨季過後,果實常容易有裂果現象,因此雨期來臨前需提早採收。正常無損傷的果實在10~12℃低溫下可以貯放2~3週。果肉的利用除鮮食以外,另可加工製成脆片或是製成蜜餞後長期貯放。(本文轉載自園藝之友雜誌)
大社區「藥膳豬腳料理」 ─滋味清爽甘甜,深受民眾歡迎!
■ 大社區的「二兩三錢韓家私房藥膳」豬腳料理滋味清爽甘甜,廣受消費者喜愛!
(高雄訊) 位於高雄市大社區的「二兩三錢韓家私房藥膳」,用餐空間古樸雅致又帶有設計感,雖是藥膳料理,但來客除了長者,不少年輕女性、學生族群也是座上賓。用餐來客說,這裡的藥膳料理滋味清爽甘甜,是老少咸宜的口味。
老闆韓松年家中四代皆從事中醫相關工作,傳承至已通過中醫師檢定考試的韓松年時,因法令變更,無法取得中藥商執照而未能傳承家業,受父親生病影響,具有食品營養背景的韓松年遂在老師的鼓勵下,決定與家人一同努力開設藥膳料理餐廳,將中醫養生精神融入料理,其中因使用於料理的家傳平補配方,總重量恰好是二兩三錢,而將店以此為名,繼續傳承家族中藥淵源。
私房炒麵線是這裡的招牌菜,是韓松年母親從小常常做給他吃的家常料理,麵線特別選用燕巢潘家手工麵線,用鹽巴防腐的手工麵線,燙過後還要用熱水沖洗,控制鹹度,再以自家製造的蒜酥與蛋大火快炒,做出溫潤不油膩、稍帶酥脆的美味口感。醬滷豬腳飯則以中藥入滷味配方,滷到肥瘦相間的豬腳呈現晶瑩琥珀色,一口咬下軟Q、甘甜溫香的滋味盈於口中,開胃下飯。順便一提,使用家傳溫和平補藥方的藥膳排骨與肉骨茶,燉了六、七個小時,前者湯頭濃郁,後者湯頭清爽,皆滿溢溫潤香氣,排骨也燉到肉質軟嫩,一撥便可離骨,骨頭甚至酥軟到可以咬食。
韓松年表示,店裡依照四季節氣調整中藥材的使用,春溫補、夏涼補、秋平補、冬熱補,也調整藥材比例,呈現清爽溫和口感,讓不敢食用濃重中藥氣味的年輕人也能品嚐中藥的益處,「要做吃了對人有幫助的食物」,他希望顧客都能到店內享受到最養生健康的飲食。
簡易藥膳豬腳料理如下:
材料
調味料
米酒 300㏄
作法
1.把豬腳洗淨後,放入滾水中汆燙約5分鐘,撈出泡冰水待涼,備用。
2.把所有藥膳材料以清水洗一下,瀝乾水分,將當歸、川芎、黃耆、熟地、桂皮、蜜甘草放入棉布包中綁好。
3.準備一傳統電鍋,內鍋放入作法1的豬腳與作法2的藥材包,再加入蔘鬚、黑棗、紅棗與米酒,外鍋加2杯水,按下開關煮至開關跳起,再燜約10分鐘。
4.打開作法3的鍋蓋翻動一下鍋內材料,接著加入枸杞,外鍋再加2杯水,按下開關再煮至開關跳起,續燜約10分鐘即可。
|
二兩三錢韓家私房藥膳
|
|
高雄市大社區中山路207號 |
|
(07) 351-5836 |
可在陽台種植的矮性稻
■ 矮性稻各階段生育情形。 |
(本刊訊)想在陽台或屋頂菜園體驗種稻的樂趣嗎?一種約50公分高的水稻品系,可以讓你完成心願。這種矮性的水稻品系,可以利用能蓄水的容器讓你在陽台或樓頂,從育苗、插秧、抽穗、結實到收穫,親自體驗種稻的樂趣。
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保存超過1萬種各類稻種原,提供台灣稻作育種人員運用。這1萬多種稻種原涵蓋各式各樣的稻品種:除了我們熟悉的稉稻、秈稻、糯稻的米質分類外,以栽培方式可區分水稻與陸稻;植株外觀的差異在米粒的顏色有白、黃、紅、紫及黑,葉片顏色有淡綠、綠、墨綠、紅及紫紅等,植株高度從35公分到200公分不等;生長習性有各種不同成熟期;再加上對各種逆境(高溫、乾旱及病蟲害等)各有不同的抗性,構成種原中心稻遺傳資源的多樣性。
與大多數田間栽培稻品種的株高100至150公分與穗長20至35公分相比,農試所種原中心所保存的矮性稻株高約50公分,只有一般稻1/2至1/3的高度,卻可以結出16公分長的稻穗。矮性稻品系屬於秈稻,米粒較無黏性,食味中下。這種矮性稻除了供農業研究人員作為育成株高較矮且不易倒伏的栽培品種之親本來源外,可供城市居民在自家陽台或屋頂花園栽種,體驗自己種稻的辛苦與樂趣;矮性稻也適合做為各級學生自然或生活科學的實習材料,生長期4個月從種子發芽、育苗、插秧、抽穗、結實到收穫完成,一學期可以觀察與記錄水稻的完整一生,學生也可從中體驗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意義。
聯絡人:農業試驗所主任秘書蔡致榮 電話:04-23317201
作物種原組組長溫英杰 電話:04-2331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