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科技大學研發「遙控式農用噴藥車」,省工顧安全!

 

                                

                      屏科大生物機電工程系行政助理鄭仁勝與遙控式農用噴藥車。

 

(本刊訊) 現行噴農藥多以人力背著噴藥桶在田間作業,大面積農田則以小貨車搭載高壓噴霧機,用拉管方式噴藥,除了工作人員有暴露在農藥環境的風險,農村也面臨人口老齡化,缺乏人力。

有鑑於此,屏科大在既有升降車上加裝噴藥和遙控設備,研發遙控式農用噴藥車,自動化、智能化作業不僅節省人力,還能避免工作人員接觸農藥,目前還在雛型機階段,未來調整後將技轉給廠商量產,一台價格約在40萬元以下。

既有升降車結合噴藥與遙控設備,智能化省工又防農藥危害人體

有鑑於農村缺工、國人健康意識抬頭,愈來愈少人願意從事噴藥工作,施藥作業應往更兼顧人、作物與環境的方向發展,屏科大生物機電工程系行政助理鄭仁勝在系上教授苗志銘指導下,花了一年研發出遙控式農用噴藥車。

鄭仁勝先向專做農機的四維機械公司訂製站立式自走升降車機型,在上頭加裝噴藥桿組、藥桶、噴藥幫浦和遙控系統,包括起動、前進、後退、舉升、噴藥和停止等功能,可行走於水泥地和土地。原本的自走升降車必須靠人站立操作,改良後的遙控式農用噴藥車可採遠端遙控,不需人力控制,也不會直接吸入農藥。

鄭仁勝說,遙控式農用噴藥車能定量控制噴藥量和噴藥品質。噴藥時可調整噴霧壓力,還能選擇前進或後退兩種噴藥模式。藥桶容量現為100公升,日後希望調整成1000公升,噴藥壓力約2030公斤/平方公分,噴藥量為812公升/分鐘,目前使用12個噴嘴,噴霧範圍可達2公尺。

另外,智能化系統除了遠端遙控,還加裝感測器。鄭仁勝補充,遙控式農用噴藥車在噴藥過程中行經土地,能同時了解土壤的pH值和濕度,並將資料回傳到大數據中心分析。

改良後第二代可望技轉上市,一台約在40萬元以下

這台遙控式農用噴藥車可應用在田間和溫室,例如洋香瓜、葡萄和小番茄等高經濟作物。鄭仁勝說,四維機械公司的原機型本來就適用於溫室,但研發的機型長130公分、寬70公分、高210公分,在某些環境下操作仍有阻礙,例如果園坡度較高、有石子造成地面高低不平,或是溫室作物有搭棚架和考量植株行距等,之後將持續調整,縮小輪距和軸距,以便作業。

鄭仁勝也提到,研發過程中,最困難的是程式修改與配電設計。現階段遙控式農用噴藥車引擎為1.2馬力,試驗時,如果同時前進、噴藥和舉升,電壓會負荷不了,所以經常跳電;另外,引擎較吃電,噴藥約1.5小時就會沒電,估算1分地平均作業速度為20分鐘,未來會朝更省電、更有效率的方向調整。

目前這台遙控式農用噴藥車還只是雛型機,鄭仁勝說,之後第二代改良完成可望技轉廠商,量產上市,希望善用科技讓農民受惠,一台約在40萬元以下,初估可使用5年。

屏東科技大學聯絡電話:(08)7703202

 

 

 

 

美濃區青年農民曾建民栽培「四季豆」品質優良

     種出新商機、深受消費市場歡迎!

 

 

 

美濃區愛家的青年農民曾建民() 與妻子沈菊珍       全家福合影。

 

 

 

曾建民栽培的四季豆品質優良,深受消費市場歡迎!

 

(高雄訊) 美濃區青年農民曾建民讀的是建教合作的職校,在公司的服務也將近11年了,叱吒職場的他,曾經帶領著180名屬下一起打拼過。與太太沈菊珍結婚後2個孩子接連出生,4年前他利用請育嬰假的時間,回到了故鄉美濃,邊務農邊照顧孩子,沒想到種著種著,居然種出了興趣來;目前隸屬果樹產銷第22班,租用1公頃多的土地,主要種植四季豆、大胡瓜。

   從小看著爺爺從年輕時一直辛苦的耕作到晚年,曾誓言不當農夫的農二代,28歲的建民說:現在他返鄉從農,不僅收入與目前公司的薪水不相上下,而且加入產銷班後,農會更輔導農民在採收期不用藥,建立產銷履歷,美濃「四季豆」也逐漸打響名聲,儼然成為「新綠金」的代言;尤其是將四季豆、大胡瓜分享給親朋好友時,最常聽到:「謝謝你種安全蔬菜給我們吃!」讓他聽了爽度破表。

    種植之初,對栽培管理不甚了解,一有問題常會詢問專家或是有經驗的老農,多方汲取各產銷班的經驗,也會時常詢問相關病蟲害及栽培問題,雖然是新手農夫,但累積多年管理經驗的他,在四季豆的種植上確是一點也不馬虎,從他果菜的供貨量中看得出他的認真與努力,更讓他榮獲106年「果菜共同運銷表現優異」的榮耀。

    每年的11月初到隔年的34月左右為四季豆盛產期,為免於豆莢太老,夫妻倆往往在清晨5點開始摘採豆筴,尤其是初期採收生產時,常常在狹小的農具間分級包裝到半夜;採摘過程雖辛苦、費時,但是當市場交易價格每公斤破百元時,也就是他們最感到欣慰的時候。

     從事農業都有一般慣行農法,尤其對於新進從農者更是一大挑戰。每天一早就必須開始打理田間的工作、接著採收、包裝、交貨,他承認從農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但他笑著說:「男人不可以太過自私,只想到自己」,「更不能因為自己年紀輕,就認為凡事都不行,應該勇於嘗試過後,再來論斷自己的行與不行」。

    建民、菊珍賢伉儷,談起種植四季豆的經歷,可是說也說不完。建民說當我們悉心照顧它時,它們直接就會用最漂亮的交易價格來回報我們,看著滿園結實纍纍的豆莢,他相信只要能夠堅持不斷的努力,就算是荒蕪的土地也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甜美的果實!

    問到夫妻倆是否決定真正以從農為全職時,建民看著在夥房裡高興的跳著叫著,吹著泡泡4歲的昱棠及坐在娃娃車上7個多月的小女兒時,心有所感地說道:在未來的人生中做了一個最艱難地選擇,雖然是要捨棄多年來努力的成果,選擇從事農業,但他並不覺得可惜,縱使返鄉從農一切都從零開始,但是從產銷班的前輩中,看好農業未來的發展潛力並且深信只要堅持做對的事,就一定會成功!而且從農當下又能夠享受這種可以照顧父母、陪伴家人的溫暖及身心靈都輕鬆自在的生活,一切辛苦都會是值得的。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創新蘭花育種

2017年國際蘭展競賽成績亮眼!

 

 

(高雄訊)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以下簡稱高雄場 ) 育成的屬間雜交新奇蘭花,參加國際三大蘭展之一的「 2017 臺灣國際蘭展」蘭花個體競賽,獲大會評審青睞,其中 6 株因花姿優美或具香氣,獲頒 1 座第一獎、 1 座第二獎、 2 座新品種個體獎及 6 座銀牌獎共 10 個獎項,表現亮眼。

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表示,蝴蝶蘭是我國外銷旗艦產品,為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近 10 餘年來計畫性的利用遠緣雜交及胚培養技術,建立創新蘭花育種技術,創造出花形、花色與香味不同的新奇蘭花,目前已育成近 70 種人工雜交新種,包括「橘色戀人」、「香水天使」、「香水美人」、「香水女孩」、「紅色奇蹟」等新品種,並多次在蘭展中獲獎,博得青睞。 2017 臺灣國際蘭展 (TIOS) 蘭花競賽 高雄場蘭花團隊特別選出蝴蝶蘭及屬間雜交的新奇蘭花 13 株參賽 經由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 (TOBS)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 (TOGA) 及美國蘭花協會 (AOS) 專業評審團隊評選,共計有 6 株獲頒 10 個獎項,顯示高雄場新奇蘭花的優越性受到蘭界專家的肯定。

獲獎株之一的萬代蝶蘭「橘色戀人」為蝴蝶蘭與橘色萬代蘭的雜交後代 ,雙梗且分支性良好,加上金橘色的花朵獲得評審青睞,分別獲得大會其他蘭屬 (D ) 第一獎及美國蘭花協會審查銀牌獎 (AM/AOS) 香水系列的狐狸尾蝶蘭「香水天使」,為蝴蝶蘭與香味濃郁的狐狸尾蘭所雜交的後代,生長健壯,葉片完整無受損,且花朵排列整齊,整體比例呈現豐滿茂盛之美, 獲頒其他蘭屬 (D ) 第二獎、銀牌獎 (AM/AOS) 及最佳栽培獎 (CCM/AOS) 等殊榮;另有 狐狸尾蝶蘭 屬未命名之新奇蘭花 2 株獲頒 新品種個體獎 當中 1 株同時獲 銀牌獎 (AM/AOS) 還有一俗稱黑花的深紫色蝴蝶蘭 ,以 及名護蘭與狐裡尾蘭屬 所雜交的後代 ( R hynchoridesdragon charmy) 都獲頒銀牌獎 (AM/AOS)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08) 7389158

 

 

 

 

 

美濃區青年農民劉佩怡致力經營「澄澄果園」

栽培「橙蜜香小番茄」卓然有成!

 

                              

                              美濃區青年農民劉佩怡致力栽培「澄蜜香」小番茄卓然有成!

 

 

(高雄訊) 美濃區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鎮,一開始找工作,不是遠到高雄市區就是要到鳳山,考量通勤距離太長又太遠,因此青年農民劉佩怡的先生想起自己大學時曾經半工半讀,幫忙農民搭建過木瓜網室,於是決定在自家農地種植木瓜,起初三年時間邊做邊學,木瓜生成產質還不錯,直到2009年八八風災付諸流水,擁有的一切全部歸零,面臨必須重頭開始的空前挫折。
   
夫妻倆人轉行務農已經數載,等於頭已經洗了一半,遇到挫折不能說放棄就放棄,後來因為看到有位認識的大哥種植番茄,於是木瓜園收起來之後決定改種番茄。為了精進技術種植出高品質的番茄,他們除了到處請教學習,也加入美濃產銷班第22班,由於班員都是年齡相仿的青年農民,彼此願意無私分享交流,確實幫助他們在種植過程中逐步上手,耕作面積從剛開始的五分地,到現在已擴展成一甲二,產量與銷量都很穩定。

「橙蜜香」,這名字看起來既有溫暖的顏色、又有甜味與香味在裡頭。這是誰的芳名呢?原來是一種新品種的小蕃茄!

許多人都以為這種小蕃茄是黃金小蕃茄,但仔細一看才發現,它的顏色是橙橘色的,不是黃色的呢!進入12月之後,一串串橙色的小蕃茄掛滿在綠葉旁,猶如冬日的陽光。

有人說,種橙蜜小蕃茄的人整年都在等,等什麼?等一個屬於橙蜜小蕃茄的天時地利人和!新曆九月底、十月初,作小冬的菜蔬陸續播種了,橙蜜小蕃茄卻還在等。原來是橙蜜小蕃茄田從播種之前的準備工作就很大費周章。要種橙蜜蕃茄的田土一定要鬆,土要打得鬆就要夠乾,有時候等得差不多了又突然下一場雨,會讓農民快要放鬆的心,又糾結起來「等」。好不容易打好田、做好畦,接著還要放水淹土一個禮拜,水被泥土吸收得差不多以後,又開始搭棚子、蓋防水布,等所有的事前工作做好了,才能好好的將蕃茄苗種下。

其實種橙蜜小蕃茄的門檻並不高,但是要種出「好吃的」橙蜜小蕃茄,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蕃茄喜歡較涼爽的天氣,因此秋冬種的蕃茄會比春夏時期種的好吃,但是蕃茄又很喜歡曬太陽,白天大太陽、傍晚開始氣溫又直線下降的美濃,正適合蕃茄生長、儲存甜分!但是也不是在美濃就一定種的好,日照的程度、土質、疏果、肥培管理等,都會影響蕃茄的美味程度。因此,種蕃茄時配合環境、氣候與濕度作應變,就顯得更加重要。

 銷量穩定的重要關鍵,除了技術提昇,應該在於堅持採取無毒種植,並且通過產銷履歷跟吉園圃的申請認證,連利用空閒農地種植的水果玉米,他們也同樣使用無毒種植,再透過宅配通路自產自銷。而說起選擇宅配作為唯一的銷售通路,劉佩怡特別感謝三位貴人:自己的父母、先生的大姊跟二姊,因為各自在醫院、學校工作的緣故,讓她可以藉此連結出廣泛的團購市場網絡,如今果然隨著口碑相傳,每年產量已供不應求,非常欣慰銷售額屢屢創下佳績。
   
相較於早期坐在辦公室上班吹冷氣,如今務農每天日曬雨淋,劉佩怡除了皮膚變黑,處境跟心情當然也有很大轉變。包括終於體會到只要肯付出,老天爺會毫不吝嗇給予回報,以及時間可以全權自己作主,跟先生兩人依據農忙程度一起工作或彼此分工合作,無後顧之憂兼顧到工作跟生活每一個面向。

 

地  址: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99

聯絡電話:092953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