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林區以當地生產之優質葫蘆、創造獨特雕刻藝術文創產業!

 

 

杉林區葫蘆瓜的種植及品質為全國知名!

 

 

葫蘆雕刻藝術從彩繪、素描多種技法呈現葫蘆工藝之美!

 

(高雄訊) 杉林區素以瓜果聞名,全區種植瓜果面積達130公頃,每年12月更舉辦「瓜瓜節」活動,讓民眾品嘗杉林的瓜果之盛,其中本區葫蘆瓜的種植更是全國知名,種植面積與品質為國內首位。葫蘆瓜音近「福祿」,自宋朝以來有避邪的涵義,而葫蘆瓜內子多,也象徵多子多福,葫蘆瓜未成熟時可食用,熟透木質化後是製作容器、藝術品的上好素材。

葫蘆雕刻也被稱「瓠藝」,是東亞特有的工藝傳統,數百年來盛行於中國與日本;杉林區近年以葫蘆藝術受矚目,帶動瓜果之鄉的生機。瓠,俗稱葫蘆,這種普通平凡的農作物,除了供人食用,再也沒有利用價值了。但台灣民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葫蘆在華人地區代表吉祥的意涵,加上葫蘆諧音為福祿,常用來送禮表達祝賀心意。

   杉林新庄國小於民國85年成立葫蘆雕刻藝術館,由瓠藝大師龔一舫指導創作,何明賢在民國93年創立杉林葫蘆藝術,成為推動地方產業的一大特色。葫蘆是杉林區獨有的農業,也是文創亮點,有生活應用商品伴手禮,也有展覽工藝品,葫蘆設計著重目標市場,創造經濟價值,何明賢強調,「玩葫蘆首選在杉林,就是要形塑全台灣的葫蘆素材供應地。」

  早期農村罕見專業種植葫蘆,因此多半利用木頭、石頭做成葫蘆的形狀,在國外葫蘆屬於高階藝術創作的天然材質,加上約半年即可收成的短期作物,相比在藝術市場熱愛收藏的木雕,光是一棵樹需要數十年來長成,天然葫蘆既無污染,亦不會造成生態負荷。

  目前杉林葫蘆藝術契作種植60多種品種,結合產地將葫蘆轉換成有意象的創作,未來將舉辦體驗活動,讓人走進葫蘆田、品嚐葫蘆餐、玩葫蘆DIY、送伴手禮等套裝旅遊行程。由於葫蘆工藝本身是多元藝術,融合書法、繪畫、雕刻、造型藝術、多媒材等,近年有不少藝術家來杉林定居。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結合農試所、美濃區農會推動雜草型紅米防除」

                                    建立精白米品質提升之栽培管理模式

 

 

 

圖左為雜草型紅米,圖右為良質好米。

 

 

高雄147號品種」之高雄首選好米外觀。

 

(高雄訊) 稻米是我們的主食,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對於米質的要求愈來愈高,但我們吃的米飯可能因為稻田裡不以為意的雜草型紅米混雜,影響米飯口感,進而降低產值。高雄市政府首開全台,與農糧署、試驗單位及農會等合作,導入大數據分析,產官學共同研發降低紅米混雜、提升精白米品質的栽培管理模式,除了獲得「國家農業科學獎」外,也辦理講習推廣,提升農民栽培管理觀念。

    雜草型紅米是由臺灣原生水稻族群演變而來,與一般水稻品種同屬同種,因其外觀呈現紅色,故有紅米之稱。近五年來臺灣水稻田中混雜雜草型紅米水稻的情形日漸普遍,雜草型紅米本身口感乾硬品質不佳,在田間還會跟水稻搶養分,造成碎米率提高;再加上其高度休眠的特性,在土中休眠35年,還能再發芽。如果置之不理,將在田區逐漸擴大產生穩定族群,嚴重影響稻米產量及產值。

    為了有效減少田間紅米,確保農民收成與收益,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首開全台,結合農業試驗所、農糧署及美濃、杉林區農會等產官學界,從種苗場到田間管理,建立精白米品質提升之栽培管理模式。

農業局表示,在美濃,擁有超過300公頃契作面積的高雄147號稻米集團產區,透過輔導美濃區農會建立從稻種到收穫的專屬產銷鏈、增加合格稻種補貼以鼓勵農民採用檢定合格稻種;此外,由農試所協助建立紅米混雜圖資,以精準掌握熱區,並設置防除示範田區,了解紅米競爭形態與管理缺口。

經農試所研究,美濃高雄147號稻米集團產區紅米混雜率不到1%,甚至有超過16%田區沒有紅米混雜,未檢出率是一般稻田的5倍以上,顯示目前契作輔導成果顯著。此外,農試所還挖掘出造成精白米品質減損的源頭,並警示在專區內紅米防除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擴大情勢前,導入精白米品質提升的栽培管理模式,降低高雄147號稻米的混雜率,避免每年高達1,100萬元的損失。

農業局並指出,集團契作為精準農業的體現,美濃高雄147號更是高雄首選好米,經由持續推動相關產官學合作,來維持高雄好米的高品質。他也呼籲農民,由於雜草型紅米有易脫粒及高度休眠的特性,農民於苗期可以加強田間異形株的拔除、收穫後先湛水再耕犁,並配合水旱田輪作,降低影響,確保收成。農業局並邀請農試所專家辦理講習,提升農民栽培管理觀念,維持美濃好米地位。

 

 

 

 

 

 

 

 

「高雄首選」玉荷包荔枝禮盒首波1800盒空運日本

                            其品質優良汁多味美、深受當地市場歡迎!

 

 

       

                      

 

                     包裝精美的輸日玉荷包荔枝禮盒。

 

 

 

外銷日本玉荷包禮盒

(高雄訊) 高市府農業局為了讓遠在日本海外的消費者也能品嚐到香甜欲滴的「高雄首選」玉荷包荔枝,今年首度在「高雄首選電商平台」開放民眾線上預購,台灣下訂、日本取貨,將新鮮玉荷包直送日本親友。高雄這周首波啟航前往日本的玉荷包荔枝禮盒計有1800盒,包含上架日本超市及開放宅配通路,總計逾50公噸玉荷包也陸續搭上班機順利啟航日本,要讓高雄首選的玉荷包荔枝甜進日本消費者心中。
    
高雄市荔枝種植面積3100多公頃,其中又以玉荷包為大宗,超過77,不論種植面積、產量與品質都是全國第一。玉荷包因果型如荷包、果肉如玉般而得名,口感甜中帶酸、果核小、果肉Q且結實,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高市府農業局以「高雄首選」打響農產名號,外銷國家遍及港澳、星馬、日本及加拿大等地,今年玉荷包外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往海外運費高昂,農民仍辛勤持續外銷,以保持對國外通路商的往來信用,維持高雄農產外銷的通路。市府農業局為方便海外消費者品嚐到高雄首選、季節限定的粒裝玉荷包,首次開通台灣訂購、日本直送的服務,為玉荷包開啟最方便快速的海外通路。
   
農業局指出,今年玉荷包荔枝品質高端,且高雄農友在玉荷包荔枝品質及果園評鑑再次拿下冠軍,農民以高規格選果、出貨「高雄首選」輸日玉荷包禮盒,在電商平台販售都是具有產銷履歷的農民精心栽種,不但吃的新鮮美味,更是安心安全的品質保證。高雄市今年獎勵玉荷包荔枝外銷登記預估估數量為76公噸,截至目前外銷日本市場已達50公噸,還有即將於6月初外銷新加坡各超市,在今年產季結束前,高雄玉荷包將衝破外銷70公噸的好成績。
 

 

 

 

 

 

 

台灣有機農產品直賣 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

                        拓展外銷市場通路、增加農民收益

 

 

(本刊訊)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施行滿一年,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已經與我國簽訂有機同等性協議,印度、智利也已達成簽訂的共識,英國、秘魯、巴拉圭則是表達了簽訂的意願,有助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拓展。

陳主委吉仲說明,有機農業促進法第十七條及第三十七條明文規定,在專法施行一年內,其他國家必須跟我國簽署互相承認有機的協議,否則我們也會拒絕承認未簽署國家的有機。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CTOT)昨表示,加拿大與台灣順利完成有機同等性相互承認諮商作業,自五月三十日起生效。我國有機農產品除了本身標示,將再貼上加拿大有機標章直接銷售,產品範圍並擴及水產動物產品,是目前唯一涉及水產動物產品的有機同等性協議。

加拿大是台灣有機農產品第二大來源國,二一九年輸銷台灣一四三公噸,僅次於美國。CTOT並透過官方臉書公布,加拿大和台灣完成有機同等性相互承認諮商作業。

過去因為只有我國單方面承認其他國家的有機,卻沒有任何國家承認我國的有機,所以台灣的有機農產品如果要外銷,就要再花費龐大的成本去通過外國的有機驗證,不然只能當作一般農產品賣,非常吃虧。未來我國的有機農產品外銷到簽訂協議的國家,就不用再通過當地的有機驗證,可直接使用台灣的有機標章,再貼上該國的有機標章,以有機的名義販售。109年五月三十一日專法規定的緩衝期限到期,往後未與我國簽訂有機同等性協議國家的農產品,除非通過我國的有機驗證,否則就不能再以有機的名義進到台灣市場,確保我國有機農產品能夠與外國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