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人物
「美濃有機米」達人─古文錦班長

  文. 圖/愛農
返回故鄉、樂當農夫
打出「美濃有機米」名號的「美濃鎮有機米產銷班」,透過有機稻米的種植和推廣,及社區大學、當地協會合作舉辦了多項體驗活動,縮短了農民與社區的距離,也讓附近青少年、學生體會農家生活。成功讓產銷班在生產之外,也發揮了教育和推廣的作用。而這位產銷班的重要推手,是高級知識份子返鄉務農的─古文錦。
  古文錦班長以「台大經濟系」的高學歷返鄉務農,透過社區大學的互動,集合了十幾個人的心力拓展有機水稻的種植面積,冀望保留祖先留下來的好山好水;他們並協助小學高年級種水稻的課程,讓家鄉的孩子從小體驗傳統的稻米文化。從這個角度看,這群年輕人透過台灣版的「社區協力農業」,具體融合了生態與生計,把教育與文化紮根在生活裡。看看他們所思所為,會覺得台灣真的很有希望。
  烈日炎炎,綠油油的水稻迎風搖曳,民國六十三年次的古文錦穿著雨鞋、帶著斗笠,彎腰在稻田裡除草、撿拾福壽螺。斗大的汗珠自額間滑落面頰,古文錦以手瀟灑揩去,黝黑的臉龐笑得很陽光。 是什麼因緣讓這位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六年級生,選擇回到故鄉,從事有機水稻的耕作?大學畢業後,古文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北的一家農產貿易公司任職,舒適的冷氣辦公室反而讓他健康欠佳,回到旗山,他承接了編纂《旗山鎮誌》的工作,他利用這段期間,開始思考一些問題。
  崇尚自然健康,投入有機農業
  從小在父母深刻期盼中努力讀書,也沒讓他們失望,可是為什麼老覺得不自在?「我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一定要走這樣的路?我的人生意義究竟在那裡?我如果不勇敢面對自己,會浪費一生!」他決定暫時忍受父母不能認同的壓力,追求心目中自在又健康的生活方式,毅然決定投入有機農業。
  他之所以選擇農業的原因是從事農業所接觸到的是單純的大自然環境,他說:「農耕的生活很適合我做為人生過程中一種追求心靈、精神的方式,這不是一個上班族想過單純的生活可以很容易做得到的。」
  古文錦班長對於有機的概念,來自於電視及報章雜誌的報導,他目睹一些農友不遵守安全使用期限就把農產品賣出去,有著無限感慨;聽到鄉人使用農藥而死於肝癌,或在田間噴藥而昏倒的無數案例,他覺得應該從自己開始種有機,而且要用好的成果說服大家轉作有機。
  對一個沒有經驗的讀書人來說,該如何下手耕作呢?他主動與農業改良場接觸,收集相關資訊。在編纂《旗山鎮誌》期間,他曾經種植果樹做實驗,按照書面資料一步一步去嘗試。
  古文錦決定種有機稻之後,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用古代傳統農耕的方法來耕作的曾啟尚先生,他提供了古文錦許多寶貴的意見。等到土地租好,別人早已插秧了,他才開始準備要播種育苗,農改場認為他起步太晚,建議他選擇屬於早熟品種的「益全香米」來種植。
  知識配合行動、實際操作
  畢竟是讀書人出身,古文錦從書上吸收專業知識,依照書本上的相關資訊去種植,並且到旗山區社區大學進修。這個社區大學以農村型的社區大學自許,很多課程針對農業,教育的對象是農民,可惜來的都不是老農夫,倒是有不少年輕人在這裡學習有機耕作。古文錦從小耳濡目染,加上這群夥伴互相切磋,有問題還可以請教父親或其他有經驗的農友,於是這個讀書人透過閱讀、請教、實作,逐漸掌握整個耕作的過程。
  譬如:放水的技巧,二期稻作秧苗期水不能放太深,因為這時正值盛夏,天氣熱水溫升高,水太多秧苗會像煮熟一樣,影響生長;反之,一期稻作一、二月插秧,此時天氣冷就要放較深的水幫秧苗保暖,這些經驗是書上沒提到的。
  但經驗未必都是對的,以稻熱病為例,通常後半部得病較嚴重,接近入水口的前半部比較少,所以農民會認為是水不斷流動的緣故,較不易感染稻熱病。但實際上關鍵卻在肥料,過多的肥料讓稻禾長得太密,通風不良,容易得病,而接近入水口處是因為肥料被水沖走了,稻禾長得稀疏反而得病較少。古文錦會看書上怎寫,專家怎麼講,也聽農民的說法,然後自己觀察判斷,如此學習不斷累積經驗。
  辛勞付出心力、收獲豐碩成果
  有志者事竟成;九十三年第一期的稻作,因為風調雨順,收成不錯,品質也好,一甲地的收成大約在八刈左右(一分地產量一百斤乾榖稱為一刈,一般慣行使用化肥的農田一甲地大約可收十二刈)。第一次種植有機稻米,這個收成算不錯的,對古文錦班長來說是很大的鼓勵。但銷售的問題卻令他苦惱,不知道該賣給誰?所幸,有美濃愛鄉協進會、社區大學及福智佛教團體的朋友支持,幫忙促銷,甚至買有機米去送人。
  「許多人吃過這有著淡淡芋頭香的有機香米,都覺得非常好吃,於是大量訂購,不到二、三個月便銷售一空。」古文錦班長微笑地說。由於社區大學等團體支持有機農業的推廣,所以第二期稻米收成,各團體的朋友也大量的購買,增加稻米的銷售量,給予他很大支持的力量。
  社大幾位新夥伴也非常認同有機栽作,他們一起組成「美濃有機耕作隊」,除了在地的農夫曾啟尚之外,其中有養牛的鄧崑海先生及辭去銀行金飯碗的工作從台北南下的張國慶先生;特別的是,有六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女生,四位是在旗山區社區大學工作,也有的是來自美濃愛鄉協進會,甚至連社區大學副主任張正揚也請他母親一起加入有機耕作的行列。
  有了這些年輕人的投入,旗山、美濃地區的有機農業充滿希望,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個性,而且從事有機耕作動機與目的也不盡相同,有的希望提高農民收益,推廣耕作面積,創造農村價值;有的則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留給後代子孫一片淨土等等,事實上彼此間還需要不斷地互動溝通,但是他們都有共同而堅定的理念--推廣有機農業。

  有其父必有其子
  看到這樣一群年輕人認真地投入有機農業,而且做得有聲有色,原本反對古文錦班長當農人的父親,終於認同了兒子的抉擇。古文錦說:「我的父母親終身務農,主要是種植香蕉。父親農校畢業,在當時農村有這樣專業背景的並不多見。在我的心目中,父親不僅頭腦好而且善於觀察,他種香蕉有其獨特之道。」
  談起父親,古文錦班長靦腆的笑容有著一絲堅定的信心:「香蕉的黃葉病令很多人束手無策,只能用輪種方式來阻絕黃葉病的擴散。可是我們家的香蕉園,幾乎不用農藥與殺草劑,連著種十幾年土壤依然健康鬆軟,生產的香蕉品質又好,因此父親在地方上有『香蕉博士』的美譽。他看到枯葉,便盡快割掉以利通風,並將病株剷除,使用過的鏟子灑上煤油消毒,預防繼續傳染。園中除草一年只要一、兩次,重要是選在適當的時機,例如當香蕉已經長起來,葉面大而密,這時母親就會帶著女工來除草,並割除多餘的葉子,與草一起集中覆蓋地面,如此有保護土壤的作用。」
  回想從前,父親的智慧與對待土地的態度對古文錦有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最初頂著高學歷歸鄉種田,父母極力反對,他們希望受高等教育的兒子,可以到學校教書,或是當個上班族,就是不要當農夫,不希望兒子像他們一樣辛苦,這是身為父母心疼兒女的心情。
  「如今,父母親早已經氣消了!」古文錦笑著說:「父親雖然不會幫我種水稻,但他還是會提供一些耕作的經驗給我參考,母親則會時時幫忙。」
    堅持有機、因為誠信
  為了推廣美濃的有機產業,古文錦班長與他的夥伴們不遺餘力,例如:指導當地的龍肚國小學童耕種水稻,到學校分享有機耕作的經驗與心得;辦理收割季,配合媒體的介紹把美濃有機米推出去等。像這些活動,以古文錦班長內斂、不喜歡出名的個性,以前他是不會參與,但為了美濃有機產業的推廣,如今他會盡力去配合,甚至他還會設計加入精神層面內涵,例如「飲水思源」──效法古代農民對土地的尊重,把它融入收割季的活動中。
  為了力邀更多農民投入有機耕作的行列,他們目前已經成立產銷班,古文錦班長提出共同品牌銷售的方式,既然請農民轉作有機就要替他們想到通路的問題,雖然大家的意見還不太一致,但仍可有許多溝通、討論的空間,這也是這群年輕人可愛之處。
  做為一個年輕有機農友,古文錦班長期勉自己以及同夥:最主要的理念是「誠信」,做有機就要用有機的耕作方式來做,不欺騙;第二個則是心理建設要做好,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貴賤、沒有高低;第三則是從事農業,經濟收益不是唯一考量,不要太過功利,只看到經濟收益面,認為有機就該賣貴一點。種植有機農作不只要提高農民收益,還要兼顧消費者也能買得起,以及土地的永續經營,這些要點都要納入考慮。
  民國96年年底,美濃有機米產銷班透過農會與縣政府的幫助,成功向台糖租得金瓜寮11.19公頃的土地,作為有機專業區。大片耕作面積,可以解決農地分散、不易管理的問題,也將有助提昇作物的產能,由原先的1期20公噸,提高到1期40公噸左右,加上行銷與配套,前景可期。
聯絡方式:高雄縣美濃鎮有機專業區
電 話:(07)6815476 手機:0955308583


▲古文錦班長為成就「美濃有機米」的大功臣

▲健康又飽滿的「美濃有機米」
 

▲古文錦班長運用人工自然的方法,進行田間拔除雜草等工作

▲古文錦班長(右一)和其他班員共同栽培有機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