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專欄
電腦螢幕對眼睛的傷害(護眼篇)

  文•圖/小陳

 讀中學的阿仁,最近功課明顯退步,細心的媽媽耐心追問,阿明才說,已好一陣子

看不清楚講台上老師所寫的字,而經常教他玩電腦的堂哥年過三十五,最近換新眼鏡時

竟發現近視度數又再加深;同樣也是電腦迷的爺爺則是眼睛常感乾澀,且視力愈來愈模

糊…。一家子集體到眼科報到,雖然是不是電腦惹的禍仍不得而知,但在醫師諄諄告誡

下,樂做電腦族的他們以後更注意視力保健了!

  電腦應用愈普遍,眼科門診接獲抱怨眼睛痠澀、疲勞、擔心眼睛受損的患者愈來愈

多,其中有不少的比率便是長期接觸電腦的上班族或是學生。

 電腦螢幕的輻射線並不高,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醫學報告證明長期使用電腦會對

眼睛形成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等這類傷害。但眼睛緊繃、痠澀、流淚、視力模糊、對焦

困難、頭痛…等,則是臨床上電腦族經常抱怨的眼部不適症狀,主要原因仍與長時間使

用電腦及電腦擺置不當有關。

一般沒有度數的人與戴了眼鏡矯正視力的人,看六公尺的影像時視力為一•○。但

在操作電腦時,由於不可能與螢幕的距離相距六公尺,故影像不足以射在視網膜上,而

是在視網膜的後面,也因此眼睛需要由眼內睫狀肌收縮使水晶體增厚,經由聚光作用,

便在視網膜後的影像拉回到視網膜上。這種調節的能力運用過久,會造成眼睛肌肉的彈

性疲乏,如果還想看清楚,肌肉就得更用力,長時間下來眼睛自然不適。

  再加上電腦的特性-具有快速處理資訊的能力,有時螢幕的變化可以快到以「瞬息

萬變」來形容,使用者還來不及眨眼,螢幕便已跳到下一個畫面。電腦族為了看清楚內

容,緊盯著螢幕,如此長時間固定焦距,眼睛的睫狀肌過度收縮,便易疲勞,導致痠麻

、脹痛等情形,有時還會形成「調焦不能」而會有看了螢幕再抬頭看遠,或看遠處後再

看回電腦螢幕時,出現短暫視力模糊,抑或看東西時一會兒清楚、一會兒模糊的情形。

甚至有人因此度數加深,出現將近一百度的假性近視。

  另外,緊盯著螢幕,眨眼減少,淚水較易揮發,易使眼睛處於淚液滋潤不足的狀態

,發生結膜、角膜發炎的機會也相對增加。部份原已患有乾眼症者,也可能因症狀加重

,引發角膜潰爛等嚴重併發症。

  這種長時間觀看電腦螢幕造成的視力傷害,不管是沈溺於網路世界的年輕學子,或

是工作需要的成年上班族,都有可能發生。

  護眼有妙方-光線應以足夠讓人看清楚螢幕及桌上文件,但又不會直接射入使用者

的眼睛為宜。一般可選用二十五至五十英呎-燭光的照明(辦公室內天花板的照明多半

為五十至一百英呎-燭光),如此才不致因太亮而使螢幕影像不清晰。如果需要使用桌

燈,則以用在照明文件為主,且不會對螢幕產生反光或直射入眼為考量,使用前可先將

室內其他光源關掉,觀察桌燈是否對螢幕產生反光。光源的選擇一般以間接且柔和的照

明較直接照明為佳,因為可以減少螢幕、桌面工作空間及周圍環境的照明差異,比較不

會造成使用者對光線調適上的困擾。

  目前坊間也有販售所謂的螢幕「護目鏡」以及「濾光鏡」,強調的不外乎是可以減

少輻射傷害,或避免螢幕反光、炫光、光線散射等。其實電腦的輻射線相當低微,建議

選購這類產品,但在改善螢幕反光、散射等方面,使用品質良好的濾光鏡或護目鏡確實

可能有部份的改善程度,可使畫面看起來更柔和,眼睛看起來比較不吃力,對於需要長

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可以考慮加裝。

  另在電腦螢幕的配置方面,不論是十五吋或是十七吋螢幕,使用時都必須注意視標

大小、反差、解析度等…,以能夠看得清楚、舒適為原則,螢幕最好比眼睛小平視線略

低十至三十度,以免螢幕太高,眼球往上吊著看,增加眼外肌的負擔而引起不適。

  觀看螢幕時讓眼睛感到較舒適的距離約為四十五至六十公分,比一般閱讀距離三十

至四十公分稍遠。如果工作上經常需要邊看資料邊打電腦,最好能夠為電腦加裝文件置

放夾,以方便將資料固定在與螢幕同一平面且靠近,如此可讓工作更有效率,也避免經

常近距離調整焦距使眼球轉來轉去,加重疲勞,尤其是有老花眼的資訊爺爺或資訊奶奶

們。

  而原本就有近視的患者,打電腦時最好配戴一般的眼鏡,減少使用隱形眼鏡。因為

光學原理的關係,若配戴隱形眼鏡從事近距離工作,眼球調節作用增加,易加速眼睛的

疲勞,使眼睛感到乾澀不適。

  眼睛是靈魂之窗,擁有明亮雙眸才能盡情飽覽豐富的人生。電腦迷透過網路固然可

以跨越國際障礙,直通「地球村」,但若沒有好的視力,電腦科技帶來的聲光娛樂、精

神糧食,便難以享用。所以,電腦族護眼還是趁早開始吧!眼科醫生建議民眾,每操作

三十五至五十分鐘的電腦,應起身走動,眺望遠處(至少六公尺以外),以使眼內睫狀

肌適度放鬆、不疲累!


▲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可能導致短暫視力模糊,甚至因此加深近視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