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動態
老米倉與碾米機 維護完善 運作正常 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文•圖/倍綺

  稻米是國人的主食,米倉與碾米機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設施,日據時代全省各地的農會都有大型米倉與碾米機,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米倉都已改建或拆建,全省農會只剩兩座保存較完善舊式米倉,當中又以旗山農會米倉最完善,農會爭取文建會爭補助整修,做為文化保存、農產品展示與家政研習場地延續米倉的生命力。

  旗山鎮為旗山區九鄉鎮交通轉運站,早期公路系統不發達,鐵路運輸成為農林物資運輸主力,建於民國前一年的台糖旗山小火車站,成為旗山區鄉鎮南北貨物轉運的集散地,農會選在小火車站後方興建米倉,便利碾米與儲存米糧,後旗楠公路拓寬取代輕便鐵軌,小火車站已功成身退,米倉內的木造老輾米機仍能運轉輾稻米,米倉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進行農會米倉調查研究的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副教授盧惠敏指出,日據時代農會都設有大型米倉輾米儲糧,至今大多數的米倉已拆除或改建,只剩高雄縣旗山鎮與台中縣神岡鄉留有米倉,旗山農會米倉保存最完善,是座值得保留再利用的建物。

  米倉是採日式木造屋瓦的設計,為容納碾米機具便利升降梯使用,在屋頂上加設氣窗兼排氣,建物高度達三層樓,與大板式菸樓專用於排氣的氣窗功能有別,除碾米機外,尚有十餘間米倉,存放稻谷與碾好的白米,米倉確實興建年代缺乏資料,先有小火車站再有米倉,估算應在民國十年至二十年間。

  經妥善保養的木造碾米機仍能運轉,年近七十的農會米倉員工林來旺表示,自老師傅接手碾米工作已八年,年少時候便見到木造碾米機,估算至少有六十年歷史,在四十年前曾整修過,老碾米機木造部份的保養他能勝任,馬達電機方面則需專業電工處理。

   過去農作是以種稻為主,在收割期農民排隊至米倉繳交稻谷,為處理農民繳交的稻穀,碾米機曾連續碾米四十五天,晚上更加班至十時,如今種稻面積大幅減少,機械式碾米機早已取代傳統碾米機,現在一個月才碾米一次,主要供應附近十八家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

   木造碾米機一天可完成四百包(五十公斤裝)白米,副產品是米糠與稻穀,米糠可充當農作物肥料或雞鴨飼料,稻穀可做為養鴨場鋪設使用,都有業者前來購買,機械化產米數量則多出一倍,傳統式必須經過二次過程,先輾成糙米,再輾成白米,費時又費工,內部灰塵飛揚與噪音大,無法與機械化一貫化作業及舒適環境相抗衡,時下年輕人不願在此環境中工作,林來旺憂心後繼無人接手。

   米倉與木造碾米機保存完善造型古樸可愛,更具歷史文化與教育意義,現已成為附近大學相關系所教學、觀摩、研究的對象,值得相關單位重視加以保存,讓後代瞭解早期稻儲存與碾製的過程。

   農會有意將米倉改為香蕉文化館設置(展示旗山香蕉王國的歷史文物)、景觀再造(綠美化與展演場)、網路文化館(兼具休閒文化導覽與學術研究功能),進行老舊閒置空間再利用,並結合台糖小火車站、仿巴洛克老街洋樓、亭仔腳石拱圈、天后宮、鼓山舊校舍、旗山國小、武德殿、中山公園,帶動地方文化與藝術發展。
 
   去年文建會補助一百萬餘元,農會整修後方一間倉庫,今年農會再向文建會提出經費補助申請,為確保老建物的特色,農會決議是依照原貌進行修繕,只有保存原味特色,才能吸引遊客前來米倉。


▲碾成米包裝之情形。

▲農會老米倉造型典雅。
 

▲米倉內木造結構古樸可愛

▲農會老碾米機依然正常運作,可碾製白米